根本的区别: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不同,碳13有du7个,碳14有8个。
相对原子质量不同,碳1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,碳14为14。
半衰期不同,碳14半衰期为5760年,碳13的找不到,然而短得多。
自然界的丰度不同,碳14的丰度高于碳13。
应用不同,碳14用于测定年代,碳13如果有应用的话应该是用于放射治疗、检查之类的。
碳14不及碳13稳定,碳14相对不稳定,有一定的放射性,虽然半衰期5730年,但辐射距离仅22cm,辐射的是β射线,平均辐射能量仅50kev,峰值80kev。
碳14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,它是透过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原子所产生。碳-14原子核由6个质子和8个中子组成。其半衰期约为5,730±40年,衰变方式为β衰变,碳14原子转变为氮-14原子。
14c的半衰期为5730年,14c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:一是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,即放射性测定年代法的一种,其他常用的还有钾-氩法测定,钾-氩法测定,热释光测定等;二是以14c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,探索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微观运动。在地球上有99%的碳以碳-12的形式存在,有大约1%的碳以碳-13的形式存在,只有兆分之一(0.0000000001%)是碳-14,存在于大气中,由大气中氮与宇宙射线作用生成,其丰度基本保持不变,是生物圈中碳-14的来源。